A:互聯網時代千年瓷都的探索路
眾所周知的是,千年景德鎮不乏悠久燦爛的陶瓷文化及制瓷歷史。長久以來,如何將大量精美絕倫的陶瓷藝術珍品、獨特的工藝配方及發明專利技術,有效開發利用,盤活沉積資源,轉化成經濟價值,是景德鎮市政府機構及民間陶瓷人士在積極探索的問題和努力的方向。
當互聯網已經深入大家的工作、生活等每一個領域的時候,景德鎮的陶瓷似乎也找到了出路,在淘寶、天貓等著名互聯網交易平臺上,景德鎮陶瓷的身影大量存在。
然而,景德鎮人不得不面臨一個尷尬的現狀——這樣的網絡線上交易模式,只能存在于個人或者企業個體的銷售模式中,而且更多的交易商品是日用瓷,而非藝術瓷,無法為景德鎮的藝術陶瓷投資領域帶來跨越式的推動。
B:缺少綜合性平臺成陶瓷電商短板
“缺少專業的資訊和監管平臺”,消費者自然就不敢通過網絡去投資一件相對來說價格不菲的藝術陶瓷,就更別說形成一個繁榮的藝術瓷網絡交易平臺。說這話的是李軍是景德鎮一名藝術陶瓷經紀人,平時也做一些日用瓷的生產、銷售,他的妻子是當地一名知名藝術家。在他的交易習慣中,更多的藝術瓷是通過和客戶面對面交談后售出的,而在他自己的淘寶頁面上,賣的更多的還是他生產的日用瓷。
何波則是一個近兩年才投身于陶瓷網絡銷售的景德鎮人,通過他提供的淘寶交易網址,記者發現一個情況,在他的銷售業績中,銷售量最大的產品是陶瓷制作的調羹,一個不過幾角錢。
種種跡象表明,沒有投資保證,難辨真偽的綜合性網絡交易平臺,就不能成為打開景德鎮藝術陶瓷繁榮發展的綠色通道。
C:藝術陶瓷有了“綠色通道”
“我自豪的宣布,我們終于找到了這條打開陶瓷市場大門的綠色通道·······” 5月13日上午,在景德鎮陶瓷交易所增資擴股簽約儀式上,景德鎮市市長顏贛輝說出來這句話。
記者從簽約儀式上了解到,南京文交所在其過往的交易中一直在堅守兩個職能:第一是保管好在該平臺上交易的產品,第二是對產品進行鑒定保真。該所的第二個職能,無疑彌補了藝術瓷線上交易的短板。
簽約儀式上,有關方面還透露,重組后的景德鎮陶瓷交易所力爭在今年8月底之前,完成線上交易系統的組建工作,趕在今年瓷博會開幕之前正式投入運營。
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將有效推動景德鎮陶瓷產業和藝術品投資領域的升級和繁榮,開拓資產證券化、產權證券化的新時代。
工作時間: 8:45-17:30